第(1/3)页 天殊选择性的忽略了是自己家人封地上的官吏。 还是天赫封地上的。 天赫已经要把爵位还回去,据说他家父上大人已经上了折子,只是皇帝没有反应罢了。 但这件事天赫的态度坚决,因为他要培养军队。 天殊便顺路揪出他封地上的官吏来说事。 即使这几名官吏只是庞大的集团的冰山一角,也足够天赫被牵连,加快爵位被消除的速度。 这几名官吏上堂便是各种哭嚎求饶。 他们连自己是怎么到京城的都稀里糊涂,见到公堂上的各位大人更是被吓得腿软。 大理寺卿忽然提议。 “应当把这些人分开审理,以免他们篡改口供。” 这是大理寺卿常用的招数。 挑一个能经住事情的放在公堂拖延时间。 其他人被带下去之后便会被各种威逼利诱。 到最后,要么人证齐齐翻供。 要么是人证供词不一致,被全部否决。 而且这事他做得心甘情愿,并不单是摄政王的交代。 他想看天殊吃瘪。 只因天殊是天赫的兄弟... 天殊没有反对大理寺卿的提议。 最后,大理寺卿选择了一名公认的重要证人留在了堂上。 这人便是渠州长史任扬。 他手中的权力不比渠州刺史低,甚至在更下级的地方官员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一等。 所以渠州的人口流动与土地买卖基本都掌握在他的手中。 大理寺卿问案,从你是什么人开始,问的特别仔细。 反观任扬,除了回答基本的问题。 其他的,他就不开口了。 大理寺卿也只是问他是不是参与了贪污受贿,帮助景昱在渠州大肆用低廉的价格买入土地。 并没有问他是不是帮助参与了人口的买卖。 两人的配合,听得天殊差点没睡着。 天殊对大理寺卿说。 “不如动刑吧?” 大理寺卿笑着说。 “不瞒郡王爷,任长史是州府官吏。要对官员动刑...本官做不了主啊!” 其实大理寺卿也没遇到过如此大案草草审理的情况。 普通都是有人先将证据整理好,上禀天听。 第(1/3)页